首页| 新闻| 锐观察| CEO视野| 物管实务| 空间计划| 物管专家文集| 相对论| 发展论坛 | 培训|

第三届物业管理教学会议实录(8)(2)

时间:2015-11-29 21:09来源:未知 作者:现代物业 点击:
第五点心得:世博会使我们对物业管理的人才需求更加迫切,只有达到业务强、技术精、作风硬、既有战略思维又有高素质的物业服务队伍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世博会是造就培养人才的基地,是人才实现自身价值的宝贵
  第五点心得:世博会使我们对物业管理的人才需求更加迫切,只有达到业务强、技术精、作风硬、既有战略思维又有高素质的物业服务队伍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世博会是造就培养人才的基地,是人才实现自身价值的宝贵机遇。以往物业管理人才不被人重视,甚至部分人士认为这是门槛低、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工作。人才匮乏,导致恶性循环。随着世博会的临近到来,世博项目管理从前期介入,一直到全面管理都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为了确保举办的需要,提升上海物业管理的综合实力,包括从更高端的视野、更国际化的规范、更完善的系统提供给各国来宾高标准的服务。这必须要摈弃廉价劳动力成本,而要引进高知识层次、更广泛的复合型人才,不断地充斥服务队伍。不断地提升我们的行业素质、不断提升服务品位、逐步以知识密集型取代劳动密集型。在世博参展服务中我们也跟校企合作,做了些尝试,与上海科技管理学校签订了校企合作的协议,设立实习基地,从中发挥校企合作优势,从而提供工程人才的保障。我们公司办公楼管理比较多,占的比重很大。我们对工程技术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大,这也是我们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手段。我们在世博的项目还通过月度明星的评选来激励员工。以此确保员工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宋有兴:上海东湖物业管理公司是国家一级物业管理企业。在管理世博会的项目是世博村,为世博会外围、外国、官方参展人员提供住宿、办公、餐饮、住宿等多项服务。东湖物业还管理涉外高级写字楼、公寓、中高档宾馆、饭店,还有上海虹桥机场T2航站楼,工程设施设备管理,还有兴业大厦,联想上海总部等等。详细的情况请大家参考手中的杂志第40页。东湖物业的业绩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外国重要人士的赞美。东湖物业还是世博场馆首家签约的服务商。在一年半的前期介入当中,还有后期的管理刘总介绍了些心得和体会。通过我学习感受到的是:
  
  一,开创了一个物业服务体系的管理模式创新。他用了一个词:创新、提速。全面更新了物业管理企业的服务模式。
  
  二,东湖物业管理是东湖集团的下属企业,东湖集团是在酒店管理方面主营业务的集团公司。所以他们把酒店管理的精髓引入到了世博场馆的管理,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世博村的VIP通道是一个有国家象征意义的位置。通过东湖物业管理,为国家获得荣誉、获得世博局官方的赞誉。
  
  四,“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这届世博会的口号,在这个口号之下所表现的沟通、关注、合作,同时也是对物业管理企业企业文化的锤炼和社会之间相互的映衬。
  
  五,刘总认为东湖物业管理通过在场馆管理期间跟参展商相互合作和学习,他们得到了许多先进的理念、得到了很多良好的经验。怎么样获得途径最短,效果最好。怎么样来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这方面他介绍了很多的心得。
  
  六,低碳环保,以及文明生活的理念,对我们企业当中不管是经营,还是管理方面都得到了改造和提升。以使得企业明白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七,刘总表达了对人才需求很迫切的心情。尤其是专业型、服务型、知识型,以及综合型的高层次的人才需求,以及现代物业管理企业当中很迫切的要求和难题。
  
  最后,刘总介绍了一下开展校企合作,尤其是工程技术合作方面的经验。
  
  谢谢刘总!
  
  这个时段当中最后一位演讲者是上海浦江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物业总监陈钧芳女士。她演讲的题目是:《探索大型公众物业管理  注重年轻领军人物塑造》。有请陈女士!
  
  第三届物业管理教学会议实录(8)时间:2010年7月14日上午10:10第二时段
  上海浦江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物业总监陈钧芳
  
  陈钧芳:各位专家、教授,我来自企业,又来自基层。我正好是带领一些团队做过最基层的项目,比如说上海卢湾体育馆,上海南站交通枢纽,还有你们出入的上海虹桥交通枢纽、东交通、西交通都是我带领团队做的项目,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我今天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学术上的问题和现实的问题,我的演讲题目里有些课题也需要在座的院校能够关注和引起研讨。
  
  “探索大型公众物业管理 注重年轻领军人物塑造”实际上大型公众物业就是现在城市化大型的掌管与公众的物业作为服务和管理的对象。我们浦江物业企业核心力、竞争力在于公众物业管理和工程设备、设施的管理。这两方面是我们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今天我们从现场实战视角与各位专家、教授分享、探索大型公众物业管理内容。我们浦江的领军人物、董事长是肖兴涛,总经理是郭其敏,上海市物业协会的理事长。大型的公众物业,我们管理的是有世博展馆第一片区,交通枢纽有虹桥东西交通枢纽,体育场有蚌埠、淮海体育场这是案例。公众物业有世博主题馆,上海的南站、十六铺码头、上海市档案馆,还有外滩12号、24号等这些都属于公众物业方面。简单地向大家展示一下。
  
  我讲的题目有几个方面:大型公众物业的特点,大型公众物业的分类,公众物业的难点,公众物业的人才的培育。物业服务于管理在中国新经济时代已广泛被人们接受,已从住宅物业向工业、场馆物业延伸,从单纯的物业管理向经营性物业管理延伸。现代化城市建设像北京的奥运会大型体育场馆、上海世博会大型场馆、展览馆、全国大型的公共交通枢纽都为我们行业带来商机和课题。新的领域、新的思考,大型公众物业的管理、探索,大型公众物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思考是我们这个行业应该去关注的问题。前两天听到电台里有这样一种说法:中国已从一个农业大国走入了城市化的国家。这对物业发展是一个利好的消息,从行业形成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更需要我们去探索物业已涉及、正在涉及和未涉及的管理领域和服务。
  
  当前的物业有这些特点:投资大­——政府投资背景为主、规格高——设计用料技术先进、功能全——设备设施功能齐全、现代化——有拥有地标性建筑、影响广——带有“最”字头的光环。所以目前我国市场经济还处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交替的阶段,一般大型公众物业的场馆设施还属于国家政府投资,物业使用、观赏更受到社会的关注。物业再利用、经营还未被重视。就像翁总先前提到的上游没有被特别地重视,特别是些体育场馆比赛的时候用,不比赛的时候是冷场。物业的保值增值、委托管理正在逐步走向市场化。但是国有化的资产所有权人管理正在向委托专业管理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这也是一个方向。但就目前大型公众物业而言更关注的是社会效应。
  
  大型公众物业分类可以从这几方面来分:会场的场馆管理以世博场馆最具代表性、大型体育场馆以北京奥体中心为代表、公共交通枢纽以虹桥枢纽与南站为标志,高等学府校园以松江大学校区为代表,这些都是公众物业的类型。这些类型的大型物业形成了城市化、现代化的建筑。物业服务于管理渗透到这些建筑,城市化的建筑管理已成为物业探索的目标。如何从城市建筑的观赏、社会的效益性提高其适用性、经济、效益性是物业服务于管理的重要课题。经营与管理是两个技能相联系也能相区分的经济概念,属于统一的经济范畴。
  
  经济是通过对人、财、物资源运作来达到市场的行为。管理时企业通过计划、组织、授权、领导、控制等手段达到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并组织目标高效。其中管理是手段、经营是目标,所有的管理行为直接服务于经营。但是我们国家现在所有的场馆还是停留在以管理为主、经营为辅的状态。像国内的案例,南站的交通枢纽是国家投资,国家承担枢纽的运行,原先他们把资产划分以后,想把地下的商业养地上社会公共通道,但是这个案例现在也不存在了。实际上地上的资产一划,划到政府手中以后还是由政府的资金在养社会的公共资产。就目前国外来说已经有些成功的案例,比如说美国的麦迪逊广场花园,地下是火车站,上面是一个大型的体育场,通过市场的运行、经营来养活一些公众物业。
  
  以下就是公众物业管理的难点:建筑物大气蓬勃具有地标性、设备设施体量大面广差异性、服务对象不确定形成流动性、突发事件的处置要求及时性、应对媒体方法策略的灵活性、场馆使用与空置忙闲不均性、大兵团作战时人与人协调性。目前物业行业物业管理涉及的都为单纯性物业管理,要根据国际物业运行管理市场深入发展,我国物业运行管理模式也会经历四个阶段:政府直管是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离,这是初级阶段;独立市场化运行是市场化资金运行管理,这是初步发展阶段;&, amp;, lt;, /SPAN>独立托管就是委托经营团队和管理团队,这是深入发展阶段;集团化托管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成熟阶段。我国的物业管理可能还是处于没有发展到深入发展的阶段。所有权与经营权未分离的话政府对重大项目的参与经营和管理还带有很大的政治色彩。参与大型公众物业管理的企业在考虑国家利益、社会效益的同时才可以体现企业利益,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型公众物业管理的模式,利用国家采购网的专业模式,对企业主体进行改造,从而使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达到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的最大化,这也是城市化建筑物差异化发展的管理模式。根据中国特色、行业特点分析研讨大型公众物业与管理的难点、特点,我们从业人员推进物业管理模式向深入发展的使命,这是我们责任。在实践中我们通过对南站、虹桥交通枢纽、世博DE片区等大型物业的管理分析积累了物业管理的管理经验,推动了物业管理向前发展。
  
  探索公众物业的服务。安全运行保障措施,内紧外松的管理机制,大客流的导向服务,设备、设施的维修控制,突发事件的实战操作,面对媒体应对攻略,这是针对上面的难点提出的服务相应措施。我们在实践当中都有一部分实践的案例。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有的是在南站,有的是在东西交通,有的在世博园区,都有些管理的方案和预案。
  
  第五,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大家很关心的物业管理人才培育。我们公司是怎么培育的,从这几方面来看:企业的育根基地建设;建立了导师带教机制;公司平台互助支援;质量体系覆盖应用;现场团队的有效组合,要形成一个有效的团队,这是很重要的方面。企业育根基地建设以一个小的管理中心为背景,把一些年轻人放到小的基地中去锻炼,让他们成为项目的经理人,让他们通过小的项目去进行锻炼、培养。
  
  建立一个导师机制。通过有专业技能的人员,对年轻干部进行培育,在物业行业需要年轻的军领军人物,从管理100个人到管理1千个人是两个概念,排长提升到军长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必须要通过时间来带领他。
  
  公司平台的互助支援。就是项目之间达到一个相互的支援。在这个区域里有相应类型的项目,可以把人才进行相互交流、相互合作来作为一种平台资源。还有利用公司质量体系覆盖,来把体系运用到每一个项目当中去。<, /P>
  
  再就是现场团队的有效组织。各个团队的主要负责人,像保安、保洁、工程、客服,有深唱主角,有人唱配角,这个组合一定要很好。在这样的机制下我们培育了浦江的领军人物,像虹桥管理中心的许朝滨,还有世博DE片区的白珉。物业服务和管理对人财物提供了一种服务和管理,他通过人的劳动行为来实施,对人力资源实施有效的管理,是现场项目管理成功与否的至关重要问题。这是我们的一点体会。
  
  人力资源在选人、育人、留人、用人方面做到位,才可以保持一个良好的蓄水池。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型标志性建筑物的崛起,行业需要更多大型服务公众物业的领军人物。这些领军人物除了要具有一般物业管理经理人的素质外,他还必须有能带领大兵团作战的将军风范。世博、大型交通枢纽给了我们机会,我们团队的将军人物也正在成长,这些精英后生必将给我们行业带来新的生机。
  
  物业行业未来的展望有几方面想跟大家分享:大型标志性的建筑物业服务于管理会引领物业行业从单纯性的物业服务于管理走向成熟经营性的物业服务于管理;经济的发展会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用市场经济逐步取代计划经济;资产所有人与经营管理权限逐步分离,经营型物业、行业、运行管理会走向良性循环的路程,用经济效益基础来但社会效益的责任;这是我们最终想达到的目标。发展城市物业行业从事人员将会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主力军;物业行业领军人物、工程技术、经营管理人员会直接影响城市的未来发展。
  
  谢谢!
  
  宋有兴:非常抱歉,结尾这一段陈女士讲得非常精彩。我拼命地想领会这个意思,听全,并一定记录下来,但是有一点手忙脚乱。陈女士介绍了浦江物业公司的情况,它是上海浦江控股集团属下的上海浦江物业有限公司,也是国家一级资质企业。他负责的是(世博)主题馆,还有设施设备的运行和管理。同时管理的是DE片区,还有周边的出入口、停车场,世博中心、世博文化中心,还有场馆的工程技术维护等等,以及民航航站2航站的片区,公司资料在杂志的第28页。
  
  我刚才从陈女士的介绍里学习,她介绍了浦江物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大型的服务型公众物业,重点放在这个位置。然后,她认为由单一住宅型物业向公众物业,以及场馆物业的延伸,这是公司的一个认识,也是他们经营战略的调整。
  
  第三,通过国家农业化向城市化发展,为物业管理企业提供更好的市场机会。
  
  第四,国有化的资产管理正在向专业化物业管理转移。
  
  第五,陈女士用很多篇幅向我们总结了公众物业管理的难点。
  
  第六,政府通过一些对城市标志性的建筑用政府采购的手段来委托物业管理企业进行管理,这是一种资源优化组合的策略。对这句话我产生共鸣,我认为浦江物业在这个事情上做得非常了不起,陈女士的介绍也非常精彩。我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参加了深圳西乡街道的研讨会,这个研讨会我简单地汇报一下:西乡街道原来是一个秩序、管理方面都很有问题的危机社区。后来政府就引进了物业管理公司管理他们的社区,随后把物业管理公司引进了管理街道,在公共管理当中物业管理能否进行,这是一个问题。反方意见认为物业管理企业进入公共管理领域有可能使用权利部门,或者是公权部门的机会来为自己谋利。正方意见认为专业的管理企业进入,他们的服务意识,以及比较低廉的管理成本,会有助于帮助政府解决街道里比较复杂的问题。
  
  陈女士实际上给我们介绍了她的观点,她认为这是一个好事。事实上这就证明了,西乡街道以及随后在成都也有一个街道,在郑州也开始了,这就是物管进城管,这里面争议在于物管企业进入社区管理的时候到底施行的是人的管理,还是财产的管理。物业管理进入公共领域它所管理的是财产,而不是管理人,管理人,由政府来管。物业管理企业就可以放开束缚它的翅膀,最后的时候,陈女士他们公司认为在物业管理当中年轻的领军人物非常重要,用了很多军事化的语言来形容。让我听起来觉得很幸运,她说出来的是对现场管理这部分是对人才的最大考验,而现场管理的核心就是要有年轻的领军人物。
  
  最后陈女士为我们展望了大型服务型、标志型的公众物业管理,认为这部分物业管理兴起会使得中国的物业管理市场结构发生些根本性的改变,包括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包括综合型的物业管理取代原先比较单一的物业管理,这方面很抱歉没有得到她全部的精髓。接下来有机会再向陈女士请教。谢谢陈女士!
  
  现在就针对4位发言人,剩下的时间请代表提问。
  
  黄安心:刚才听了实业界人士的演讲,非常受启发!我想提一个问题是关于翁总的,你刚才说了几个观点,第一个是管理型和专业型的划分,这个非常有必要,对于高职高校的人才培养来讲,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很多学校都关注了技能、技术方面,但是对管理方面重视不够。所以你提的问题我非常赞同。
  
  二,关于物业公司向前走的时候,向高端物业发展,这个我也很赞同。中国物业管理行业要应对WTO之后外来物业公司的竞争,尤其是在高端资产管理方面,中国的企业也必须要走这个道路。
  
  在这个提前下,就有个问题,就是在物业公司,特别是知名物业公司都走向高端以后,我们一些低端物业谁来做。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判断,而是一个事实。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现在在广州有很多大公司纷纷从里面撤出来,矛盾更加突出,这很快会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我想请问翁会长,这个问题您怎么解决?
  
  翁国强:刚才讲到的问题确实是一个问题。我们业内大家都提倡向高端去做。但是这样马上就带来一个问题,实际上整个市场上高端物业还是很小一部分,那大家都走高端,低端谁去做,低端更需要人去服务。我个人的体会,可能将来我们的市场会有一个自然的分工,有些品牌就是做高端,有更多的品牌就是做低端。那做低端的如何解决他的附加值问题。这个问题可能物权法已经给出答案,或者是最近物业管理师就要开始考试了,10月23号、24号要正式考试。这个考试就会像刚刚黄教授提出来的一样带来一个问题,从事物业管理有三种类型:一个是物业管理企业,第二个是业主自治。第三个是谁,我个人认为他可能将来就是注册物业师。这些低端物业将来可能由个人来管理,所以我个人认为可能将来产生这样的群体来做专门的物业,这样问题就解决了。谢谢!
  
  林世俊:我来自台湾。我想请教一下上海浦江物业公司一个问题。因为你们都是在管大众物业,所以我想问的是,在公共场所里面的空气品质在大型场所里面你们如何管理?
  
  陈钧芳:作为台湾的物业研究的还是比较深,我们一般空气质量和环境问题是由政府环保局专门来负责检测。实际上大型物业的一些设备、设施运行这方面由我们物业公司来做。当然还有些有专业资质的,比如说电梯,强电的测试,这些主要是专业机构来测试、保障。谢谢!
  
  林世俊:我想问的是空气品质,比如说二氧化碳太高的时候在设施管理上有什么应对?关于二氧化碳太高的时候,你们在设施管理上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物业公司如何应对这些问题,而不是等环保局来检测以后你才来处理。
  
  陈钧芳:这个我刚才已经说了,在台湾可能已经很关注环境的因素,但是在上海这个因素还没有被完全地重视起来。只是对环境的一些噪音来作为一种控制,但是对于你刚才说到环境其他方面的控制,上海实际上还没有做法。最近只是在对一些空调房空气质量,或者管道清洗方面开始做些研究,但是这方面研究我觉得成本价和我们物业管理费不能形成很鲜明的配置,所以这个项目在上海也不能很好、有效地进行开发。
  
  杜功仁:(对主持人)我听了一天半的研讨会以后,我想谈一下对于专业教学方面的心得,如果还有其他的问题,那就先让其他与会的朋友先提问。
  
  宋有兴:没关系。
  
  杜功仁:大家好!我听了一天半的研讨会之后,听了学校老师和业界代表,以及今天上午听到上海世博物业管理公司的发言,我有几点心得,今天研讨会的主题是:专业教学部分。也就是说学校怎么样来做物业管理的教育。我们该教什么东西、开设什么课程。实际上我很认同昨天黄安永教授的意见,我们要回到专业人才的定位问题。这个定位要怎么样做,这边提示大家的是我们应该用心地去想业主需求在什么地方,物业管理这个专业的价值在什么地方。我认为价值是关键词。陈总监的简报说得很好,实际上已经跟大家喊话:住宅公寓大厦的维护管理以外,还有其他的建筑设施类型。实际上这需要人去管理的。需求有没有办法体现出来,它的价值有没有办法体现?实际上谈价值的话大家用一个比较简单的方式来想:业主有一幢建筑物,这个建筑物的生命周期可能3、50年,使用过程会碰到一些问题,他在什么方面愿意花钱请我们来帮他做。最希望的是我花一点点小钱交给你物业管理公司,你帮我搞定就可以了。你并不一定要会机电怎么维修,只要能够统筹一群人马就可以了,你是一个大将军,对不对,统筹一群人马来做设施的维修,提供生活的服务,甚至刚才还提到经营、资产经营管理的东西。在学校教书的老师仔细地朝这个方向去思考。思考范围如果是限制在一般公寓大厦的住宅社区管理里,那现在已经体现到了目前的窘境,大家低价竞争,培育出比较低端的人才去当总干事,大陆这边叫项目经理,那社会观感会怎么样呢?这方面都看到了。那不妨把眼界看广一点,把建筑类型放大到像医院、交通设施、机场等等,实际上有很多,只要认真地想业主需要什么,我们能不能去帮他提供这些服务。大家从中可以找到这个专业的定位。
  
  昨天我在主持上午一场研讨会的时候,我也抛出一个问题: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应该侧重在管理能力的提升上,还是在技术能力方面的提升。我个人认为是管理的提升。他需要整合能力,需要领导能力。他是一个服务业。他应该关注的事情是比较技术性的东西,包括机电维修,现在已经有很多技师在做这个工作。我们只要能够懂些该懂的基本概念,然后引导这些人来处理,这样就可以了。有关于课程方面的话(我昨天下午的简报因为时间不是很够)在87页里面提供给大家参考。这是一门开设的物业管理概论课程,介绍物业管理专业到底是什么,应该会做什么事情,应该会有哪些专业的能力。在这张表格当中我提出了8大专业职能,认为要训练一个物业管理的管理人才,应该要会这8大职能,其中有一项是陈总监特别强调的是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所以这8大项目包括设施维护管理、生活服务管理、动产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专案管理(专案管理又称之为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物业管理咨询系统、法规,这大概反映了今天几位企业界所谈到物业管理人才的问题。这里给大家参考一下。这是我听了一天半以后的心得。台湾学校在思考说怎么样教学的事情跟大陆目前的状况实际上是接近的。这是我个人的观点来提出来,希望对大家有些帮助。
  
  今天很高兴能够有机会参加这样的研讨会。跟大陆这边的物业管理公司和学界代表有直接面对面的接触,个人觉得收获非常丰富!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再来,或者是台湾这边办类似的研讨会,邀请大家过来。谢谢!
  
  杨洪杰(三峡联合大学):刚才听到上海同志介绍以后,感到非常受启发。我是这样的想法,我们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未来人才培养有两个因素要引起重视:
  
  一,随着业主的话语权权重增加,物业管理未来发展,以及人才需求肯定会有很大变化。所以我们在搞这套教材的时候有一个希望,更多同志如果你对业主有研究,希望跟我们保持联系。
  
  二,在谈到人才未来发展走向当中,人才这一块我是这样的看法。以后我们这种人才如果说物业管理这么一个交叉学科要一个人掌握很多东西,很困难,但是可以有自己的资源群体,比如说物业管理你肯定有很多的专业群体,你这个群体自己的性价比高低对你今后能不能被业主选中非常重要。我希望老师们有这种研究跟我们联系,关于我们第三方的评估、咨询业,上海的同志做得非常好,咨询业很发达,而我们重庆刚刚起步,希望这一块成为物业管理关注的范围。因为这代表一种公正,很公正地为物业管理质量和一些问题做出公正的评价。所以希望有老师给我们提出宝贵的观点。
  
  三,我希望这个会议把上海同志和其他一些同志好的介绍都能够发给我们。谢谢大家!
  
  宋有兴:因为程序的安排,后面的发言就私下进行。刚才杨院长提到的问题是很多代表在类似会议上都提出来的问题。我们一个是按照会议的安排事先提供的资料已经在大家的手上。有些嘉宾的资料没有印在上面,因为提交的时间太晚,我们争取拿到发给大家。制作程序方面有一点难,可能会上传到网站,会把下载地址给到大家。当然还包括些照片,会务组同事会通知大家到固定的地址上下载。
  
  这个时段到此结束。
  
  成忻(大会主持):今天上午的专题研讨就到此结束!下面的程序由现代物业杂志社社长宋有兴先生做大会总结陈词。有请宋社长。
  
  宋有兴:不敢说总结。每一位提问的代表、发言嘉宾都是对这个会议最好的总结,无需我在这里废话。第三届教学研讨和上海的物业管理经验推介会到今天为止快要结束了,在这个会议结束时候我有几个问题,也是我自己的感慨,想跟大家分享的结论。以前筹备的时候还邀请了澳门,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到会的是大陆、香港、台湾各地方业界的代表。这次会议主题大家已经看到:传承与创新、交流与合作。我们非常希望学校、企业下来以后可以达成合作的意向。
  
  昨天非常诚恳问了交通出版社的女士,上次参加了我们会议,你的业务谈成了多少,她说谈成了多少多少,数给我听,这是最实在的话。我们的会讲了很多道理,但是目的是希望我们企业能够得到更好的人才,希望我们学校招到更好的学生,提供最好的学生,当然招生的质量越来越高,我们的收入、效益也会越来越好,社会影响也随之越来越好。这是我们的根本目的。
  
  同时我们《现代物业》的杂志理念、品牌、发行量能够深入人心,能够在学校、企业当中得到认可,这是我们根本的目的。非常诚恳地希望大家下来以后多进行沟通,像昨天黄安永老师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与大家会下交流,同时我们会务组也在开会,我们商讨的是怎么样为代表服务好,我非常遗憾的是无缘当面去聆听黄安永教授的教诲,他们进行了一个研讨,大概11点过才结束,这是很令人感动的事,同时也很令人欣慰。希望我们代表在小范围当中可以进行密切的沟通,我们来搭这个桥,给大家一个机会。
  
  第二个感慨,今天有一个代表很诚恳地指出一个问题:你认为你们是国家一级期刊吗?我说是的。他说:我认为不是,因为我们学校有很多很多的指标,这个老师这样讲。我为什么要在会上讲这个事情呢?我主要是想说无论这个社会怎么发展,总有事情不是那么随心的事情,总有一些人想把事情踏踏实实地做好,我们每个代表都知道要做什么,看世博会,谁回避这个问题啊,但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坐在这里听,而且情绪很激动、表情很投入、思想很专注、观点很新颖,因为人有两面性,我们主张的是通过一种恰当的方式来把我们善良人的一部分,把上进的一部分,积极的一部分挖掘出来。这就是我们《现代物业》发展论坛的动机。其他的东西没有回避,但这永远是我们的主题。
  
  第三,论坛做了这么久,有些什么新的形式,我们每一次都在挖空心思,都在想。我们去年在成都做,到了成都一个集团,是四川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他们开发了西南最大的别墅项目,很荣幸的是台湾物业管理协会的会长黄世孟先生也去了,我们考察了那个项目。我跟他有些问答:当时这个集团在社区里面搞了一个培训学校,那些小伙子在爬山啊怎么的,所谓的技能训练,或者是技术性人才,有些人在用脑袋敲砖头。还有服务手段,很像高贤松教授介绍的保全所谓的课堂实验室,我当时这样想:这个学校不是很浪费吗?他们有没有知道这个企业需要的是怎样一些人呢?黄会长告诉我说:企业和学校的想法永远不会合拍,它会有出入。但是这个出入也是正常的。原话我记不住了,意思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真的要摸索一下物业公司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障碍。我认为这样的障碍是多样性的,它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的习惯、一些惯性、一些在台面上不好讲的理由。关系到我们的职称,关系到我们的升级、经费拨款等等,但是这些不是在会场上讨论的问题,希望大家回去以后可以解决好。我们在会场上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我们以后的沟通机会在哪里?当我们愿意在这个沟通机会上进行尝试、探索的时候,希望大家帮助我们一把,因为毕竟个人力量还是很有限的,必须要靠大家的帮助才有所发展。
  
  最后,我每次到上海来都感受到这是非常美好的城市,而且跟没有来过上海的人说过一句话:这个社会上有一个误区,说上海人精明、小气,经常会讲这些。我为什么要讲这些话?物业管理是非常精细的行业,上海之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当中做得这么好,它跟一个人一样,思想上是包容的,但是行为上是非常精细的,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上海这方面做得非常好,我恰好认为这是他们的美德,知道节约、文明,知道礼仪,这永远是非常好的美德。我宁愿把玩笑之间的口误进行更正。以后我们会在其他的地方举办活动,这是一个巡回的活动,在其他的城市也会进行推广和开放。希望学校、企业跟我们联系、给我们回应。
  
  这是我的感想就跟大家说到这里。接下来非常容幸地介绍我们这个会议为大家提供服务的团队。这次会议里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好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每次都希望多多改进,但是就像物业公司,我们学校老师一样尽力了,但是效果未必好,希望大家下来以后多多提意见,我们一定会尽量改进我们的工作。在这个过程当中第一批人员在9号到了上海,调研人员更早,5月份就来过,4月份我们还有专门的记者来上海进行过沟通,这样使得这个会才有一个不知道是否是圆满的成功。下面把团队容幸地介绍给大家。请大家上来吧。
  
  我介绍一下自己,宋有兴。这位是成忻,编辑一部的主任。这位是古巴哈瓦那大学的实习生Dido。Benjamin,是美国克拉克大学的实习生。时云女士是杂志社的运营总监。那位女士叫曾建萍,是发行部、财务部的负责人之一。这位西桐是中国计量学院的实习生。那位是王洋,身兼数职:采访、摄影、设计、编辑都是他。
  
  给大家行个礼!(笑声,掌声)
  
  今天会议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大会结束)
  
  第三届物业管理教学会议实录(8)时间:2010年7月14日上午10:10第二时段
  上海上房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超(左)与古巴哈瓦那大学至本刊实习生DIDO(中)、美国Clark大学至本刊实习生Benjamin(右)在会后交流
(责任编辑:现代物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运营中心: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15号富海中心2号楼1503室 邮编:100088
客服:010-58403431 移动:15810208746

采编中心:云南省昆明市北京路(北站)SOHO俊园大厦10栋2单元3210室 邮编:650224
客服:0871-65700710 移动: 13708860992
E-mail:xdwy200175@126.com xdwyfm@126.com
Copyright © 2011 云南现代物业杂志社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滇ICP备13000514号-2